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今日,2021年結核病主題國家公益宣傳片發(fā)布。據悉,全球每年100多萬人因結核病死亡,成為世界頭號傳染病殺手。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今日,2021年結核病主題國家公益宣傳片發(fā)布。
據悉,全球每年100多萬人因結核病死亡,成為世界頭號傳染病殺手。我國仍是結核病高負擔國家,患者數居世界第三位。傳染病救治專家張定宇提醒,咳嗽咳痰兩周以上可能是肺結核。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呼吁,借鑒新冠防控消除結核病。
他表示,人類的每一次災難,帶來的都是人類的又一次進步,這次由于新冠疫情的控制,我們積累了大量經驗,比如說擴大檢測,盡量地發(fā)現病人,予充分的隔離。
如果這種策略能夠實施的話,相信結核病會跟新冠一樣,在中國或者其他國家也能夠迅速地降低其傳播力,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其中以肺結核最為常見(80%)。
此外,也可侵及肺臟以外的其他部位,如淋巴結、腦膜、腹膜、腸、皮膚、骨骼等器官組織,稱為肺外結核病。
結核病的可怕之處在于,有些人并不知道自己患有結核病,也就是潛伏性感染者,殊不知是在成為新的傳染源。
據了解,結核病傳染性高且初期發(fā)病很隱匿,少數人只有無法察覺的低熱,或胃口不佳的表現,甚至完全可能沒有咳嗽、咳痰等癥狀。
最常見的肺結核主要有咳嗽、咳痰、咯血、胸悶等呼吸系統(tǒng)癥狀,午后發(fā)熱、消瘦、盜汗、乏力、等全身癥狀。
對于那些咳嗽、咳痰2-3周以上,經一般抗感染止咳對癥治療效果差,尤其是伴有痰中帶血、夜間盜汗、午后發(fā)熱或體重減輕者,特別是和結核患者有較親密接觸者,要高度懷疑有肺結核可能。
當消化道結核發(fā)生時,往往癥狀不典型,可有發(fā)熱和乏力,腹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
所以,出現上述癥狀,及時到醫(yī)院檢查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