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原油期貨下月重啟 中國進口有望每年少支付20億美元)來源:觀察者網經過漫長的等待,中國的原油期貨終于來了!2月9日下午,中國證
(原標題:原油期貨下月重啟 中國進口有望每年少支付20億美元)
來源:觀察者網
經過漫長的等待,中國的原油期貨終于來了!
2月9日下午,中國證監(jiān)會發(fā)布,“中國版”原油期貨將于3月26日掛牌交易。這意味著時隔25年后,原油期貨將重返我國資本市場。在業(yè)內人士看來,原油期貨上市是關乎國家戰(zhàn)略和民生的重要大事,對于爭取石油的定價權意義重大。
據悉,由于亞太地區(qū)還沒有權威的原油基準價格,亞洲地區(qū)的溢價使我國進口原油每年要多支出約20億美元。此次原油期貨上市將有望改變這一現(xiàn)象。此外,該交易將真正實現(xiàn)貨幣自由兌換,對于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具有積極意義。對于國內相關企業(yè)來說,此舉提供了一個套期保值、規(guī)避價格風險的場所。
國內原油期貨重啟交易進入倒計時
即將上市的原油期貨并不是我國首次推出。據新華社報道,期貨市場專家常清介紹,早在1992年,我國就成立了相關的石油交易所,并相繼推出原油、成品油的期貨交易。成交量一度位居世界前三,僅次于紐約和倫敦的石油期貨交易。“但受改革、市場條件等多重因素影響,上市不久就關閉了交易。”
1994年,我國原油、成品油的流通體制改革取消了原油、成品油價格“雙軌制”,改為統(tǒng)一定價,失去了市場價格形成的基礎,國內石油期貨交易不得萎縮,1995年中國證監(jiān)會叫停石油及成品油期貨交易。
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石油石化市場參與者并沒有放棄在周邊市場探索期貨定價的努力。
據中國金融信息網介紹,典型的是2004年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了燃料油期貨合約,并在2013年再度上市石油瀝青期貨,為燃料油、石油瀝青行業(yè)上下游企業(yè)提供價格風險管理工具的同時,也被市場認為是真正迎接大品種原油上市期貨交易前的“綜合演練”。
同時,伴隨我國石油進口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石油體制改革加快以及國內石油市場在國際影響力的提升,企業(yè)對規(guī)避價格風險機制的需求越來越大,同時形成一個綜合反映中國及亞太地區(qū)市場供需的價格參考也越來越緊迫。
2012年,證監(jiān)會表示將推出原油期貨,隨后市場一次次有關原油期貨“要來了”的傳聞。最近一次是在今年1月15日,當時有媒體曝出“中國將推出原油期貨,就在三天后”。
觀察者網梳理發(fā)現(xiàn),官方對原油期貨的準備可以追溯到2013年11月,專為原油期貨成立的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揭牌。
2014年12月,證監(jiān)會批準上海期貨交易所在其國際能源交易中心(INE)開展原油期貨交易。
隨后2015年,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曾兩次宣布啟動原油期貨上市項目,但均未能如愿。
2016年,中國市場經歷了鋼價和鐵礦石價格的大幅波動,原油期貨上市再一次延期。
2017年5月11日,經證監(jiān)會批復同意,能源中心發(fā)布了《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原油期貨標準合約》及一攬子配套管理規(guī)則。并自5月31日起會同上海期貨交易所各會員單位,開展全市場仿真測試。自2017年下半年以來,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已經進行了五次仿真交易。
原油期貨標準合約
截至目前,中國人民銀行、海關總署、財政部、質檢總局等匯集多個部委對原油期貨支持的配套政策都已發(fā)布。
對于原油期貨遲遲沒能推出的原因,北京商報去年底曾援引(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表示,原油關系到國計民生,對于市場化之后風險評估如何進行,我國相關部門還是保持著比較審慎的態(tài)度。
原油期貨
新華社報道稱,按照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2017年公布的原油期貨標準合約,重啟交易的原油期貨交易為每手1000桶,漲跌停板限制為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上下4%,保證金比例為合約價值的5%。
業(yè)內人士測算,以當前國際油價在每桶60美元附近計算,每手合約的價值接近40萬元人民幣,投資者交易原油期貨的最低門檻接近2萬元。
“當然參與的投資者還必須滿足投資者適當性制度。”混沌天成期貨分析師孫永剛表示,原油期貨要求個人投資者開戶前的保證金賬戶余額達到50萬元,同時需滿足相關的測試和經驗要求。
與現(xiàn)有的商品期貨品種不同,境外投資者將通過多種模式與境內投資者在原油期貨市場“同臺”交易。“境外投資者可以直接用外匯作為保證金,外匯保證金結匯后可用于結算,同時經能源中心同意,一些流動性強的標準倉單、國債等資產也可以沖抵保證金。”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業(yè)內專家看來,原油期貨的交易將真正實現(xiàn)貨幣自由兌換,但外匯保證金賬戶實行專用賬戶管理,境外投資者可以約定匯入、匯出貨幣,實行“從哪里來回哪里去”,不會對境內的外匯交易產生影響。
“國內原油期貨上市,真正的意義是為國內的相關企業(yè)提供了一個套期保值、規(guī)避價格風險的場所。”金聯(lián)創(chuàng)副總裁鐘健說,近年來我國在加快石油體制機制改革,進口的企業(yè)和進口量逐步擴大,但面對國際市場的波動,國內企業(yè)只能在國際市場進行相應的風險管理,除了風險較大外,與市場的實際情況也相差較大。
原油期貨對我國意義重大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目前國際上有12家交易所推出了原油期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旗下紐約商業(yè)交易所(NYMEX)和洲際交易所(ICE)為影響力最大的世界兩大原油期貨交易中心,其對應的WTI、布倫特兩種原油期貨也分別扮演著美國和歐洲基準原油合約的角色。
這兩種原油期貨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美油”和“布油”。實際上,很多人也只聽說過這兩種原油期貨。原因就在于原油期貨交易所雖然眾多,但實際上具有決定性作用只有紐約商業(yè)交易所、倫敦洲際交易所,兩者合計占有全球97.27%的成交量(2016年數據)。
紐約商業(yè)交易所和倫敦洲際交易所決定了全球原油價格
此次中國時隔25年再度推出原油期貨,和石油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密不可分。
石油被譽為“工業(yè)的血液”,有機構預測2020年我國石化產業(yè)總產值將達到25萬億元。
2000年至2011年,中國石油消費量年均增長6.5%左右,大幅高于全球平均增速1.2%。盡管2011年后,我國石油需求增速放緩,但仍然是原油消費最大需求增量來源國。
如今,我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費國,雖然我國也是全球第五大產油國,但目前石油消費對外依存度已超過65%,并且還在不斷上升中。2017年我國進口原油約4.2億噸,人均進口量達到843萬桶,比上年增長10%,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原油進口國。因此,發(fā)展原油期貨對于保障國家的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對石油的供需概況(數據來源:神華期貨)
此外隨著原油的上市,“上海油”將真正參與到亞太原油定價基準的競爭中。“目前亞太地區(qū)的石油消費量超過美洲、歐洲,但仍缺乏認可度較高的定價基準。”復旦大學教授吳力波表示,我國原油進口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市場條件實際上早已具備參與競爭的基礎。
業(yè)內專家認為,未來“上海油”,有望與現(xiàn)有的紐約、倫敦兩地基準油價,共同組成全球24小時的連續(xù)交易機制。
“上海原油期貨的推出并不是與紐約、倫敦市場形成競爭,相反很可能因為全球原油的‘東西套利’,增加紐約、倫敦兩大基準市場的持倉和成交量。”富善投資高級研究員董丹丹表示。
神華期貨持同樣的觀點。其認為,此舉將爭奪國際油價定價權,增強國際競爭力。
因
近二十年來,
據了解,在國際原油貿易中,不同原油的價格是不同的,同一種原有的價格也因時而異。然而,中東一些石油輸出國(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等)對同一時間出口到不同地區(qū)的同一原油也采用不同的計價方式,使得離岸價格產生明顯的差異。
目前,銷往亞洲的原油與新加坡普氏(PLATTS)報價系統(tǒng)中的迪拜、阿曼油價聯(lián)動,每月公布一次官價(或貼水)。然而,由于作價機制等方面的原因,新加坡普氏報價無法完全反映東北亞地區(qū)真正的市場供求關系,導致中東銷往東北亞地區(qū)的原油價格普遍偏高。
事實上,不只亞洲國家,歐美等國也曾遇到過類似的問題。自歐佩克組織成立,到“中東戰(zhàn)爭”爆發(fā),中東產油國一度控制了西方石油的供應和石油定價,令西方世界失去對石油成本的控制權,重創(chuàng)了美、歐、日等過經濟。隨后,西方國家開始著手建立石油期貨交易體系,以期掌握石油定價權。
隨著英國國際石油交易所布倫特期貨合約以及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合約(WTI)的推出,其交易價格分別成為中東地區(qū)供應歐洲地區(qū)和美洲地區(qū)原油交易的價格參考基準。
如果中國能夠掌握定價權,則有助于消除這樣的價格劣勢,同時也可以削減石油價格大幅波動對整體經濟的擾動。
同時,中國原油期貨重啟也將促進成品油價格的改革?,F(xiàn)有成品油價格是參照國外三家交易所的價格,且是10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才作出調整,這樣的調整既不是國內供需的真實反映,同時也不夠及時。有了自己的原油價格之錨,成品油價格也就有了權威的參照。
此外,還協(xié)助完成石油戰(zhàn)略儲備,維護國家石油安全。原油期貨是杠桿交易,可以減少企業(yè)的石油現(xiàn)貨庫存和資金占用,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現(xiàn)貨石油儲備的不足;同時通過“保稅交割”上市原油期貨,國際石油貿易商會在中國建立交割倉庫以儲存石油,大量石油將被運輸和儲存在中國,從而利用國際資金幫助我國儲備石油。
中國原油儲備
截至2016年年中,中國石油儲備為3325萬噸,上述表格根據1噸=7.2桶加以折算比較(數據來源:中國國家統(tǒng)計局、申萬宏源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原油期貨的總體設計思路中,明確寫有“人民幣計價”這一條,也就是說,不管是面對境內投資者,還是境外投資者,原油期貨均采用人民幣進行計價和結算。
目前,國際上共有12家交易所推出了原油期貨,其中,最主要的原油合約包括三種,分別是洲際交易所上市的布倫特原油、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上市的WTI原油、迪拜商品交易所上市的阿曼原油。這三種原油期貨的交易報價均以美元為單位。
而在中國的原油期貨正式上市之后,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也將成為全球惟一一個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上市所在地。
澎湃新聞援引新湖期貨研究所所長李強的話說:“原油期貨上市在更大一個層面上可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原油長期以來一直是以美元計價,對于中國當前如此龐大的經濟體量和對外貿易體量而言已經形成了掣肘。人民幣國際化有利于全球交易、結算方式多元化,更有利于貿易全球化,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他補充,除了人民幣國際化,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也將通過原油期貨的上市向前邁進一大步。
李強說:“原油期貨本質上也是國內衍生品市場走向國際化的重要嘗試。由于原油期貨涉及海外參與者,其結算、風控、資本項目開放、交割等諸多復雜問題,使得原油期貨上市其意義已不僅僅局限于一個新品種的上市,更在于如何探索出打通國際化路徑,為未來鐵礦石等其他品種國際化做鋪墊。同時借助于原油期貨的上市,國際化路徑上涉及到的制度問題也會解決。”
有媒體評論稱,推出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后,中國將能夠減少在原油貿易中對美元的依賴,降低與美元相關的匯率風險。
中國原油期貨的推出或許不會在短時間內改變游戲規(guī)則,但卻可能成為“石油美元”衰落的催化劑之一,或將重塑全球原油市場的游戲規(guī)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