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第七十三屆世界衛(wèi)生大會視頻會議在瑞士日內瓦開幕。這是世界衛(wèi)生大會首次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在新冠病毒疫情下,全球大會將這種
5月18日,第七十三屆世界衛(wèi)生大會視頻會議在瑞士日內瓦開幕。這是世界衛(wèi)生大會首次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在新冠病毒疫情下,全球大會將這種視頻會議的形式視為首選,會逐漸趨于常態(tài)。
讓業(yè)內技術專家深思的是,下一代線上視頻會議發(fā)展需要突破哪些硬核科技?會取代傳統的線下會議嗎?是否會催生線上會議經濟?帶著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采訪了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孫毓忠教授。
高保真技術有待提升
“事實上,視頻會議幾十年前就有了,算是個老技術,而受到此次疫情的影響,這個曾經作為辦公輔助工具的在線辦公軟件,當下成為企業(yè)的剛需,特別是國家元首采用網絡視頻會議的方式,更是催火了遠程辦公,將在全球掀起一股線上辦公和會議風潮。”孫毓忠表示。
遠程視頻會議最大的通病,就是發(fā)言人的唇動與語音不匹配,也就是說嘴唇的形狀與實時語音不同步。
“目前,這說明,語音流和視頻流傳輸時的協調性還存在很大挑戰(zhàn)。”孫毓忠表示。比如,多國元首在討論問題,以至于實時辯論,中國、美國、智利、俄羅斯等國誰的帶寬快,就會先聽到誰的聲音,而不是按照發(fā)言順序的聲音出現。
孫毓忠進一步說,由于各國采用的是互聯網技術,而不是專網、電話專用通道,這就存在帶寬有限的問題。解決方案對后端技術要求很高,若達到多國開會保持唇動與聲音同步的話,互聯網公司要預留很寬的帶寬,然而若平時不用的話,就會提高成本。
在收看電視臺對視頻會議報道時,我們會發(fā)現,位于北京的中央臺與其駐華盛頓記者連線通話時,存在畫面與聲音延遲的狀況。
“要是多國進行辯論的話,目前的實時視頻語音多媒體技術很難支持實時辯論。就像看電影一樣,唇動與聲音兩者應該同時匹配出現、精準控制,在技術上未來的道路還很長。”孫毓忠說。
保密安全性尤其要注意
“多國在線開會,需要打開麥克風或攝像頭,向世界傳遞聲音和圖像。然而,有些現場突發(fā)情況是極不適合對外播放出去的,這就涉及到保密安全性的問題。”孫毓忠指出。
他說:“在技術上,這屬于聲與場的問題,需要通過對聲音和畫面采取自動識別篩選技術作保密處理,利用前端延遲滯后的幾秒中來對內容迅速刪減。”
專家建議,互聯網的開放性、軟件自身的安全漏洞及部分終端防護不到位等問題,會導致召開視頻會議時被黑客攻擊、竊聽竊視、冒名頂替、篡改內容等風險。因此,要做好視頻會議保密工作,以防止竊密泄密為出發(fā)點和著力點,把保密防范措施落實在前面。而且,平時要確保用于視頻會議的信息設備符合保密管理要求,安裝防病毒軟件和防火墻等防護軟件,定期對操作系統進行安全檢查,及時更新補丁、查殺病毒,做到不明鏈接不點擊、不明文件不下載,不給惡意入侵可乘之機。
多國協同克服“熱點擠爆”難題
未來視頻網絡會議可能會更逼真,而且高質量視頻會議將是未來5G的重要應用。而讓全球更多的用戶同步上線,在技術上具有較高難度。
孫毓忠指出,這就需要多國協同克服難點。由于不同國家地域的帶寬不同,存在“熱點擠爆”問題,如在信號不好的情況下,直播中手機登陸量多,4G帶寬下會出現一些用戶掉線,或者聽不到、聽不清等狀況,這就需要多發(fā)展5G,但是各國發(fā)展水平不一樣,這就要采取新的算法和模型,用更好的帶寬調度技術,平衡單點登陸。
“更為重要的是,此次遠程視頻會議折射出對龐大云平臺的需求。也就是說,未來若要支撐全球海量視頻通話,從20個用戶到200萬+,云平臺是否能頂得住?需要后端技術有過硬的調度能力、靈活的任務分配、超強的數據存儲及壓縮等。”孫毓忠說。
那么,下一代視頻會議發(fā)展能否取代傳統會議經濟,催生線上會議經濟?
“這將有待于技術上的革命。”孫毓忠建議,“希望國家從政策上對視頻網絡會議的發(fā)展給予支持,促進相關技術的突破,帶來更多的可能性,以及更多新的就業(yè)機會。這將彰顯出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
關鍵詞: 世界衛(wèi)生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