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啟動I級銷售應急預案六天后,國內天然氣供應緊張的局勢有所緩解,但西北的供氣缺口仍未徹底解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啟動I級銷售應急預案六天后,國內天然氣供應緊張的局勢有所緩解,但西北的供氣缺口仍未徹底解決。中
“中亞管道的輸氣量日報表已經(jīng)回升至13118萬立方米,增量主要來自于1月中旬簽訂的哈薩克斯坦天然氣出口協(xié)議的兌現(xiàn)。”2月5日,一位供職于三大國家石油公司的內部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1月15日,中亞管道供氣國之一的哈薩克斯坦與中石油簽訂協(xié)議,對華天然氣出口規(guī)模將增至100億立方米/年,并在2019年底前增加哈薩克斯坦—中國天然氣管道A線和B線的輸送量。
按照此前協(xié)議,哈薩克斯坦每年向中國出口約50億立方米天然氣(折合約400萬噸),約占中國每年進口管道氣的10%;另一中亞管道供氣國土庫曼斯坦,輸氣量占每年中國進口管道氣的85%。2月1日,土庫曼斯坦未能按時履約,中亞管道進口氣量從1.2億立方米降至7000萬立方米,同比減少近一半。
有知情人士曾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由于中亞供氣國自身用氣量上升,并且希望對輸華天然氣漲價,以輸氣設備壞了沒錢修等理由,沒有按計劃執(zhí)行與中石油簽訂的天然氣合同。
2017年前11個月,國內進口天然氣6070萬噸,同比增長26.5%;進口金額為202.87億美元,同比增長約40%。其中,液化天然氣進口量為3325.67萬噸,占天然氣進口總量的55%,其余的氣態(tài)天然氣占比約為45%,主要來自于管道進口。
“國內天然氣供應最大的隱患在于,還沒有形成應對進口終端風險的有力應急預案。”該人士表示,雖然進口氣量回升至1.3億立方米每日,天然氣供應緊張的局勢有所緩解,但未從根本上解決西北地區(qū)的供氣缺口。“
1月30日,中石油啟動I級銷售應急預案,西北地區(qū)的工商業(yè)用氣以及保民生用氣被進一步壓縮,中石油LNG工廠再次被要求限氣停產(chǎn)。其中,中石油甘肅代表處被要求將日用氣量控制在920萬立方米以內,蘭州地區(qū)的天然氣鍋爐采暖用戶采取了間歇性供暖的措施。截至發(fā)稿時,西北地區(qū)的限氣措施依然在持續(xù)進行。
這是中石油去年進入供暖季以來第二次啟動應急預案。
2017年12月9日,由于中亞管道氣未能如約進入管道,中石油緊急啟動天然氣應急預案,對石油系統(tǒng)工業(yè)用氣進行嚴格壓減,并有序壓減直供工業(yè)用戶。
目前國內主要有三條進口天然氣管道。地處西北方向中亞天然氣管道是最主要的一條,今年冬季國內預計接近95%的管道氣來源于此;地處西南的中緬油氣管道,預計每年輸氣量約在45億立方米;地處東北的俄羅斯進口天然氣通道,預計于2019年10月投產(chǎn)。
國內的天然氣設施建設亦限制了進口天然氣的使用能力。中緬油氣管道的設計運輸能力原為每年120億立方米,但由于西南沿線天然氣管網(wǎng)、LNG 接收站和儲氣庫等基礎設施的不足,其2016年的實際進口氣量為41億立方米。
“不僅是中亞天然氣管道存在隱患,緬甸地方割據(jù)武裝勢力也會影響中緬油氣管道的穩(wěn)定性。”該人士表示。據(jù)緬甸媒體果敢資訊網(wǎng)報道,2017年12月21日,地處緬甸北南坎鎮(zhèn)的中緬油氣管道北部據(jù)點,就遭受到了緬甸地方割據(jù)武裝勢力的重武器襲擾,意圖破壞中國在緬甸的投資。